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白茅 | 拼音:bái máo |
拉丁学名: | |
别 称:茅、茅针、茅根 |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亚 目: |
科:禾本科 | 亚科: |
族: | 属: |
主要产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5-80厘米,宽2-7毫米。圆锥花序圆柱状,长9-12(20)厘米,分枝缩短而密集;小穗披针形或矩圆形,孪生,1具长柄,1具短柄,长4-4.5毫米,含2小花,仅第二小花结实,基部具长柔毛,长为小穗的3-4倍;颖被丝状长柔毛;第一外稃卵形,长1.5-2毫米,具丝状纤毛,内稃缺;第二外稃长1.2-1.5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花果期7-9月。须根,茎节上有长柔毛;根状茎长,叶片主脉明显,叶鞘边缘与鞘口有纤毛;圆锥花序分枝紧密;小穗基部密生银丝状长柔毛,颖果成熟后,自柄上脱落。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耐荫、耐瘠薄和干旱,喜湿润疏松土壤。
相关文化
唐·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药用价值
白茅根:味甘,性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花序:味甘,性平。止血。
*若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8371831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