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接骨草 | 拼音:jiē gǔ cǎo |
拉丁学名:Sambucus chinensis Lindl. | |
别 称:蒴藋、陆英、排风藤、八棱麻、大臭草、秧心草、小接骨丹 |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茜草目 | 亚 目: |
科:忍冬科 | 亚科: |
族:接骨木族 | 属:接骨木属 |
主要产地
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
形态特征
接骨草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1-2米;茎有棱条,髓部白色。羽状复叶的托叶叶状或有时退化成蓝色的腺体;小叶2-3对,互生或对生,狭卵形,长6-13厘米,宽2-3厘米,嫩时上面被疏长柔毛,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两侧不等,边缘具细锯齿,近基部或中部以下边缘常有1或数枚腺齿;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基部楔形,有时与第一对小叶相连,小叶无托叶,基部一对小叶有时有短柄。复伞形花序顶生,大而疏散,总花梗基部托以叶状总苞片, 分枝3-5出,纤细,被黄色疏柔毛;杯形不孕性花不脱落,可孕性花小;萼筒杯状,萼齿三角形;花冠白色,仅基部联合,花药黄色或紫色;子房3室,花柱极短或几无,柱头3裂。果实红色,近圆形,直径3-4毫米;核2-3粒,卵形,长2.5毫米,表面有小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长习性
接骨草生于海拔3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沟边和草丛中。
药用价值
接骨草味甘、苦,性平。归肝经。祛风利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风疹;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
接骨草图片
*若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8371831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