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见血封喉 | 拼音:jiàn xuè fēng hóu |
拉丁学名:Antiaris toxicaria Lesch. | |
别 称:弩箭子、毒箭木、大药树 |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荨麻目 | 亚 目: |
科:桑科 | 亚科:波罗蜜亚科 |
族:见血封喉族 | 属:见血封喉属 |
主要产地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
见血封喉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叶椭圆形至倒卵形,幼时被浓密的长粗毛,达缘具锯齿, 雄花序托盘状,雌花单生。核果梨形。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习性
见血封喉多生于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热量丰富,长夏无冬。
药用价值
见血封喉的乳汁和种子。鲜树汁:强心,催吐,泻下,麻醉。种子:解热。鲜树汁: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种子:用于治疗痢疾。见血封喉有剧毒,使用宜慎。云南及海南等地有用树汁作箭毒,射杀野兽;人畜受伤者,其毒液进入伤口,很快便会中毒死亡。
见血封喉图片
*若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8371831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