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到30岁创业怎么样(玉林打工仔30岁创业逆袭成老板)

创始人 创业资讯 2022-10-27 1

摘要:从一名打工仔变身工厂老板凭着过硬的技术力量让工厂成为华为一家分公司的合作厂家还把业务做到了国外卢传宝是兴业县龙安镇六西村人一名80后他的人生经历比不少励志剧精彩近日,记者趁他回乡之机聆听了他精彩的创业故事01打工历练多年,30岁开始创业卢传...

从一名打工仔变身工厂老板

凭着过硬的技术力量

让工厂成为华为一家分公司的合作厂家

还把业务做到了国外

卢传宝是兴业县龙安镇六西村人

一名80后

他的人生经历

比不少励志剧精彩

近日,记者趁他回乡之机

聆听了他精彩的创业故事

01 打工历练多年,30岁开始创业

卢传宝的手板模厂开在广东东莞虎门。别看他现在成了当地的行业大咖,其实他一开始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卢传宝读小学五年级那年,母亲发生车祸,做了一个大手术。这不但耗光了家里所有,还背上一大笔债务。这对原来本不宽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卢传宝还有个弟弟,当时家里的收入全靠那几亩薄田。

卢传宝一夜间长大,觉得自己要为家庭做些什么。1996年,卢传宝投奔在北海经商的叔叔,给叔叔打起了工。因为勤恳、能干,第一年年底,他拿到了叔叔发给他的2500元工资。他拿着这笔钱回家做起了一些小本生意,卖冰棍、到各村收米糠卖。后来他又跑到南宁做装卸工,工作很辛苦,但他干得很卖力,有时一天就卸掉50吨的货。那时的他,才刚刚18岁。

后来,卢传宝做起了农产品收购,之后又开手扶拖拉机拉木材。他开玩笑说,360行,他至少干了180行。

卢传宝常到车间处理工艺上的难题。

2006年,卢传宝和弟弟来到了东莞。没技术,没学历,能做什么?学一门技术吧,哪怕开始时苦点累点,学到一技之长,就不怕以后找不到一碗饭吃。卢传宝带着这样的想法,就跟弟弟进了一家手板模型厂。在厂里打了几年工后,工厂一位高层辞职到北京创业,临走前,把卢传宝兄弟俩一起带到了北京。正是有了这位高层做榜样,让他也动起了自己创业的心思:“这个行业还少有人涉及,产品需求很大,只要技术过硬,就必定有前景”。在北京打了一年工后,2011年,踏入而立之年的卢传宝和弟弟重返东莞,开始筹划办一家小型加工厂。

02 自己制机器,成立小型工厂

有了目标后,卢传宝开始筹钱。但购买一台模板机就要16万多元,他们兄弟两人所有的积蓄,再加上借来的一部分,也只有9万元,离16万元还差一大截。他想来想去,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制造机器。

造台机器肯定不容易,但对卢传宝来说,这点“不容易”根本不算什么。从产生这个想法,到实际行动,他只用了一天时间。这么多年吃的苦让他懂得,要继续往前走,就得有一股把自己逼到绝路的“狠劲”。他和弟弟分头行动,购买电焊机、材料,跑到工厂把手板模机前后左右用手机拍了个遍。然后慢慢观摩,摸通吃透后,兄弟两人就按“葫芦画瓢”,跟着手机的照片干了起来。由于是第一次“造”机器,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堆材料摆在那里,懂什么就先做什么,不懂就坐在一旁揣摩,想好了再动手。

卢传宝在指导员工操作机器。

“这台机器结构其实并不复杂,最难的就是里面的线路,如果不是专业师傅,根本无从下手。”花了3个月,请教了不少师傅,卢传宝和他弟弟才焊制好机器外壳。但到了接里面的电路时,两人彻底束手无策了。卢传宝一狠心,拿出5000元,到附近的工厂找来一位专业师傅,终于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但是,第一台模板机造出来后,一试,结果不行,做出来的手板模型全是扁的。卢传宝围着这台机器转了几圈,仔细研究了半天,才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材料太薄。

改!于是卢传宝马上又重新购买材料,日夜开工,花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把机器改造完成。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一次非常顺利。而且一试,跟在厂里机器做出来的手板模型几乎一模一样,成功了!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6万元的机器,他花了不到9万元就制造出来了。

03 创业伊始,既当老板又当工人

机器造出来后,卢传宝就在一家工厂中,租了一间不大的房子作为“厂房”,开始接单。在这个只有一台机器的“工厂”里,卢传宝和他的弟弟既是老板,又是工人。但无论如何,卢传宝总算是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卢传宝专门买了一辆电动车跑业务。只要有单,三四十公里的路程他照样跑。“做这行的,一般都是急单,今天接,明天往往就得交货。”卢传宝经常得开启“白+黑”模式,即白天跑业务,晚上干活。

有时为了赶货,通宵加班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为了赶货,他很晚才回到家里,当时晚饭都没吃,他想着洗了澡再吃饭,结果洗完澡后,因为太累,一靠沙发就睡着了。他说,“那个时候,只要有单接,有活干,就感觉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04 瞄准新行业,继续奋力前行

卢传宝很快在这个行业打出了名气。“质量好,交货按时,服务态度非常不错。”这是大多客户对他的评价。一些客户还帮他介绍客户。创业两年后,他终于不再为订单发愁,而变成了为如何做完手上的订单发愁。很快,他又多购买了10多台机器,工人也增至了近20人。

卢传宝还把业务做到了国外,工厂的订单,百分之六十来自国外。做出来的模具,获得了不少国外客户的高度称赞。一位新西兰的客户甚至多次邀请他到新西兰开厂。考虑到路途太远,他婉拒了。

卢传宝(左一)与客户在一起。

对于自己的成功,卢传宝认为只是“在对的时间里,做了对的事情”。他说,自己刚入行时,手板模还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做的人还不多,所以才给了他这样一个没本钱的打工仔机会。但在客户的眼里,卢传宝的成功,是因为他把“质量就是生命”这句话用到行动上。每做一个模具,哪怕有一丁点的瑕疵,他都不会放过。华为集团下属的一家公司曾觉得卢传宝工厂规模不够大,没资质接他们的单,把原来的订单都转到了另一家大厂。结果两个月后又重新找到他,说,“还是你做的模具质量好”。现在,卢传宝的工厂仍是这家华为分公司的合作伙伴。

如今,卢传宝又把目光瞄准了智能家居行业,并打算回家乡发展。这位习惯于把苦难作为自己前进动力的80后,总是能量满满,一往无前。

相关推荐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